类:对马克思实践观的道德阐释
杨 荣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高清海教授抓住实践这一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对“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本体论”在更深层次分析与批判的过程中提出应当把实践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正是在这种合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具有前瞻性的提出“类哲学”。认为在实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的情况下,对实践作道德意味的阐释,既是对马克思哲学在道德层面上所做的客观公正的解读,也是对马克思道德哲学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延伸。马克思从来不刻意讨论道德,但是处处显露着与人息息相关的道德,马克思从来不刻意追求道德体系,但是处处显露着一种道德义愤。因此,“类哲学”也是在一种逻辑必然与理论困境中,对实践进行道德阐释的时代产物。
[关键词]实践;马克思;高清海
实践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首要特征,尤其是在国内突破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束缚后,对马克思的实践观进行了全新的认识和阐述,推进了马克思哲学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而高清海教授的“类哲学”也是在对马克思实践观的深入阐述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哲学理论的提出,在当时则引起了学术界的热议,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是什么导致高清海教授从马克思实践观转向了对“类哲学”的力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而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实践:崭新的思维方式
八十年代国内掀起了“实践”的热议,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基础得以复活而呈现在世人面前,但是对于如何理解“实践”却众说纷纭。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种主要的观点: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实践思维方式。针对实践观点理解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使得高清海教授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对实践作一精细的说明,否则对于马克思实践的重要性、地位、作用等的理解仍有走回头路,落入传统哲学的危险倾向。为此,他对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进行了逐一的分析。
就实践唯物主义而言,高清海教授认为其实质为“实践+唯物主义”,而这一观点虽则也强调了马克思实践观点的首要性,但是仍然只是一种转换的称谓。存在两个明显的困难:①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中,实践仅仅是作为认识论的首要范畴,这并没有说明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首要性和基础性。②实践一旦进入历史领域和世界领域又会导致本体二元论。因为在实践唯物主义看来,实践是认识论的基础,而历史领域和世界领域的本体为物质,即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样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之下,形成了实践与物质相互对立的本体二元论,这在逻辑上是很难说得通。而这种实践唯物主义其实还是没有摆脱教科书的阴影,仍然在其立场上为马克思的革命性变革作辩护,导致这种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也就是再所难免的。
而实践本体论则是在批判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彻底“变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承认实践不仅是认识领域的本体,而且还承认实践在历史领域和世界领域的本体论地位。这种看法从而更加彻底地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提到了一个首要性的、前提性的位置,但是,高清海教授仍然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突出的表现为两个特征和一种方法。两个特征,即:注重绝对存在、追求真理;坚持本质先在、追求本源和本真。一种方法,即:从对立的两极去把握绝对一元本性的本体思维。[1]P147-148
(1)注重绝对存在、追求真理。既然实践是马克思的本体,那么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而言,实践就为世界的本原,实践产生万物 ,而万物则不能产生实践,即实践是终极的始因。但是,实践作为终极始因时,接踵而来的问题便是,既然实践是第一性的本原,也就意味着实践在世界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可事实确实如此吗?自然界在实践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为什么会将实践作为世界的本原呢?可能实践本体论者会反驳,实践仅仅是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而言的。如果仅仅是现实生活世界而言的,那么这就又与实践作为本体论相悖。既然是本体就不可能说是现实世界的本体,而不是自然界的本体,而且这还可能涉及到人的精神世界和历史观领域,又当作何解释?
(2)坚持本质先在、追求本源和本真。实践本体论者将实践作为本体,实质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寻求世界的根源,寻求一个永恒不变的、始终如一的始基。而这样的做法恰恰是放弃了现实生活世界的活生生的存在,而去寻求一个抽象的虚幻存在。把实践抽象化,变成一个静态的概念,这恰好是与马克思的实践观本意是相悖的。马克思实践观的真实意义在于实践是一个动态的活动,只有在现实的生产、生活活动中,通过一种动态的发展,才能展现其真实魅力。
(3)从对立的两极去把握绝对一元本性的本体思维。将实践作为本体,和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样,将统一的世界肢解化了。或者从客观的自然去认识主观的人,或者从主观的人去认识客观的世界。这样就将本来矛盾的双方割裂开来,从片面的思维方式中去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也就落入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批判的“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或“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世界。[2]P16
因此,高清海教授通过对以上两种实践观的片面性进行分析,提出应该从实践的思维方式来认识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历史性变革,一种哲学理论的变革关键的是在于思维方式的变革,而不在于一种称谓的转换。“哲学思维方式,属于哲学理论的内在的思维逻辑,表现着哲学对待事物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模式,处理事物的方法。思维方式是无形的,它们去像‘灵魂’一样以贯彻并支配着哲学的整个内容,哲学中的那些原理、观点、范畴,不过是它表现于外的具体形式。哲学理论的意义主要就在于思维方式的意义”。[1]P82而实践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其重要意义则在于:
(1)实践上升为哲学的解释原则。哲学史上哲学派别林立、众说纷纭,其根本原因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哲学史的不断演进、重大转向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如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深刻的体现为如下的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认识何以可能?”,“通过什么途径能够达到这种认识?”。发人深省的问题不能不说是一种深刻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键也是将实践提升到了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的首要性地位,这种区别于其他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则在于看待事物的方式、理解问题的模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的全面性。可以对哲学史上的神话、宗教、艺术、语言和文化等认识世界的方式与实践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实践如同一个圆的圆心,而神话、宗教、艺术、语言和文化等认识世界的方式则都是以实践这个圆心向四周辐射的扇形。这样以神话、宗教、艺术、语言和文化等认识世界的方式,则只能以自身所在的扇形观看世界,世界自然是一个片面的世界。而如果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处理问题则形成的是一个综合各个扇形的全面的观点,可以集各家之所长进行哲学的思考。
(2)实践升华了本体论的追求。本体论形而上学的追求,在现代哲学这里遭到了强烈的批判和拒斥。尼采提出“上帝死了”, 卡尔纳普提出经验证实原则和区分两种命题及真理,德里达提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其目的都是在批判和拒斥形而上学。而实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认为形而上学作为一种哲学内在的本性和人类不竭的追求,既可以为哲学的发展提供根基,也可以为人类向前发展提供一种价值理想,促进人类的向前发展。
这便是高清海教授对实践作为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深刻理解,但是既然已经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践观点阐释清楚,为什么他还要在此基础上提出“类哲学”的问题呢?
(1)逻辑必然。如果说上述是高清海教授在理论或学理层面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剖析,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则是对马克思这一思维方式在其哲学领域的进一步阐发。他认为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价值在于“以理论形式表达人的生存状态和存在方式”,“哲学思维方式提供给众的,就是这样一种适于人们存在状态和发展需要的用心对待世界的‘人’的观点,遵循并贯彻这种观点,人在自身活动中才能充公发挥人作为人而有的能动创造作用”。[1]P82同时也符合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认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3]P11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P67“因为在我看来,人是哲学的真正的主题,哲学不过是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反思、自我意识和一种理论形态。要哲学的性质、功能及其历史的演变,人应是它的基础和前提”。[1]P1
(2)理论困境。如果上述(1)是一种逻辑必然,那么一个导致高清海教授转向的直接原因在于理论上遇到的困境。正是在批判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本体论的过程中他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个问题。在理论层面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实践的本体论的局限性仅仅作为一种学术的争论、学理的辨析而存在,但是如果将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本体论延伸到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和历史领域,这种理论的弊端则会暴露无遗,甚至会影响到现实的社会进程与人的发展。具体的表现为四个陷阱:①经济决定论的陷阱。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实践仅仅是认识领域的基础,而在历史领域和世界领域的基础则是物质,即物质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历史领域俨然成为了科学,而在这里没有任何人的位置可以放置。科学的必然是客观存在的,而如若涉及人则会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大打折扣。②人类中心主义的陷阱。按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实践是人的认识的来源、基础。同时实践本体论也认为实践是世界的本原,实践产生万物,而万物则不能产生实践,即实践是终极始因。人类可以通过实践认识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一切问题,导致对实践的盲目崇拜,自大的认为人类可以成为世间万物之灵、可以主宰世间的一切。③实用主义的陷阱。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注重实践,就可以达到真理。而且更为重要的则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将实践与实用等同,导致实用的高扬。比如“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④价值虚无主义的陷阱。经济决定论、人类中心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导致对理论的不重视,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要经济发展了,人们得到了实利,就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孰不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价值的指引,社会将会导致一种盲目的状态,生活于现实的人将会陷入一种惶恐和焦躁中。
二、类:对实践的道德阐释
正因为如上所述,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性和理论困境的触动。高清海教授认为有必要将马克思的实践观更进一步作一道德的阐释,以此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人的价值
价值问题随着实践问题的讨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进一步的探讨,其主要成果表现为“属性说”和“关系说”。“属性说”认为,价值为自身所固有的属性和特征,其形成和发展都是在自身过程中完成的,不依赖于他物。花的价值在于自身的芳香,猫的价值在于能够抓老鼠。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其实这仍是一种实践唯物主义之下形成的观点,实践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就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诸如实践的客观性、历史性、能动性、目的性等等——出发去解释各种哲学问题。这就是说,在‘实践唯物主义’这里,实践是一个被描述的对象,是一个实体性的哲学范畴,尚未构成一种哲学意义的解释原则。” [4]P8而且这种观点也抹杀了价值之所以为价值关键在于价值与人的关系。一个东西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对人而言的。因此“关系说”对些进行批评,突出了主客体的关系,价值只有在关系中才能够形成,而不是价值本身所体现出的一种特性和自足性,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从表面上看,“关系说”解决了“属性说”的困境,但是从深层次考虑就会发现问题:第一,从哲学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主体”与“客体”仍属于近代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仅仅停留于认识何以可能的阶段。而且,这种主客二元思维模式将会使人陷入主客对立的漩涡而不能自拔,造成主客二元对立的紧张状态,带来的直接就是对客体的漠视、向客体对象的过度索取。第二,从客体角度来看,价值的意义在于客体对主体的满足、以客体的价值给予主体的肯定。但是在这样一种价值关系中,人的价值不在是追求自由、解放,而在于追求客体价值对自我的肯定,客体控制着主体的价值,客体发展的现实远远超出主体的理想,主体只能紧跟着客体的发展而发展,形成对客体的强烈依附,丧失了人自身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其最终的结果则是导致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第三,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主体”与“人”并非同一个概念,人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主体只是对人的抽象化理解。主体在这种意义上只能理解为近代哲学笛卡尔的“自我”、斯宾诺莎的“实体”、莱布尼茨的“单子”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当人作这样的抽象理解,人的多样性、丰富性,也就被水解了,而主体的消解也意味着客体的消失,反过来,客体消失同样也意味着主体的消失,而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则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
因此,从总体来看,“属性说”和“关系说”仍然属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本体论,仍将价值理解为一种效用性。但是高清海教授认为在实践思维方式之下,对于价值的理解不能仅仅求助于价值本身,关键在于理解人,怎样理解和对待人,也就会怎样理解和对待价值,反过来说,怎样理解和对待价值也就会引导怎样去观照人。这种思维方式要求把人看成是“种生命”与“类生命”的统一。因此,就人的价值而言也应该理解为“效用性”和“崇高性”的统一。效用性即为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但是仅仅满足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追求。“需要和追求并不是完全同一的。有价值的东西肯定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但人的存在却关不以需要的满足为满足······而人之为人恰恰在于,他有需要却不把自己束缚于需要,也从不以满足需要为满足,总在那里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追求”。 [9]P88-89而人所提出的最高追求不是别的,而恰恰是人自身的本质。
(二)人的本质
“价值属于人对自身本质的追求” [5]P87但是接踵而至的问题便是人的本质是什么?通常人们都会引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人们在理解这一论断时却走入了两个误区:其一,忽视了马克思在前面给予的限定,即“在其现实性上”;其二,把人抽象的理解为主体。这两个误区如若从深层原因分析应当还是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本体论追求单一的、先定的本质,将人的本质仅仅看作是社会性,而忽视了马克思的限定。同时将现实的人抽象成主体,也就将人神秘化。这里的主体其实质则是笛卡尔的 “自我”、莱布尼茨的“单子”、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实践的思维方式要求从实践的二重性上来理解人,来解释人的本质、本性。因而也就呈现了一种全新的人的本质观。
人类生活在社会中当然要社会性成为社会化的人,这是历史必然性使然,但是片面的追求可能导致人们为了社会化而陷入“人类中心主义”,当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时,人们又开始要求消解主体性。然而这也只能起到调节的作用。问题的解决还要追溯到事物的根源才能真正得到解决,真正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人的本质的片面理解。其实在马克思的文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说明了人的本质,但是因为人们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形成,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则存有旧世界观的遗迹,因此过分的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甚至说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断裂。但是这个认识论的断裂是在何种意义上断裂的?是对唯物史观,还是对人的本质?就人的本质而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其实就作出了科学全面的分析。马克思通过人与动物的的对比,区别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6]P58同时又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6]P56因此,人不仅有一种与自然的区别——社会性,而且也有与自然的联系——一体性。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如同人的身体器官一样,“人作为动物本来是很软弱的,人怎么会有那样大的力量敢于同大自然去抗衡呢?其实,人所凭借的不是别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说,还是大自然的力量。我们从实践活动的特点就可以了解这点。人要改造外界对象,把它变成‘为我的存在’,就必须首先把人自身的本质对象化为存在,人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象化才能把对象的自然力量转化为为人所用的属人力量。这就是人的巨大力量的来源”。[5]P11这是一种否定性的统一,而这种人的本质、本性的认识是一种思维的前提。将人单一的认识为社会性,将会导致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将人看成社会性与自然性的有机统一将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因此,怎样的思维方式,就预设了怎样的后果,人的不同认识,同样导致了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全新的本质观,即为高清海教授所强调的人的类本质。“人,按其本性来说,就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类本性表明,人只有存在于同他人内在统一的一体性关系中,也只能存在于同外部世界即人的对象性存在的内在统一的一体性关系之中,而且这种一体性的关系不但构成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对象,并且还是人的自为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5]P117
因此,实践作为马克思活的灵魂,既需要坚持,而更需要的是发展。在合乎马克思精神实质基础上的发展才是时代所需要的,也才能彰显时代精神。高清海教授正是在实践必然逻辑和时代理论困境的双重作用下提出“类哲学”,以期在当代中国能够探索出说中国话的马克思,遗憾的是只提出了理论的雏形。
参考文献
[1]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一卷)[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5]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二卷)[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