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海教授

纪念文章

王南湜:“类哲学”:价值世界的理论奠基 ——高清海先生晚年哲学思考的再理解(上)
作者:王南湜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2-01 丨 阅读次数:

高清海先生晚年哲学探索的思想结晶——“类哲学”,已为学界所广泛地讨论,迄今已有百余篇以此为主题的论文以及十余部博、硕士论文对之进行了专题性研究。这对于一位活跃于不久之前的思想界的当代中国的哲学家来说,可谓一份难得的殊荣。但高清海先生晚年的哲学思想由于有着深刻的独创性和未完成性这两种相互交错的特点,有着不易把握之困难,因而对于这一思想的理解就存在着在既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一个不同于通常的主要是关注对于事实世界之解释的视角,即从改变世界所必定预设的价值世界给予理论奠基的视角,对高清海先生的晚年哲学思想予以阐释,以图能够深化对于“类哲学”理论的理解。

一、我们是如何理解“类哲学”的

借助学术文献数据库,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检索到以“类哲学”为主题的研究论文有上百篇之多,以此为主题的博、硕士论文也有十余部。浏览一下这些文献的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四类:1)视“类哲学”为重要理论贡献,并正面阐释和发挥其思想内容;2)视“类哲学”为马克思早已抛弃和给予了批判的错误观念,并对之进行批判;3)既充分肯定“类哲学”的理论贡献,又认为其理论中存在重大缺陷;4)将“类哲学”作为方法论基础,运用于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这当中,第四类文献属于对“类哲学”方法论的推展,与本文主题关联不大,可存而不论,重要的是前三类文献。这三类文献中,第一类数量较大,第二类较少、第三类更少。若从数量看,第三类文献似乎不具代表性,但若从其试图站在一种比较超脱的客观的学术研究立场上对“类哲学”理论做出评价来看,却对于我们把握人们对于“类哲学”理论的理解状况有着独特的重要性。就此而言,我们若以此类文献作为当今学界理解“类哲学”的范例,应当说是一种在方法上合理的抉择。

这类论著一般而言都从总体上对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给予了相当高的正面评价,如一位作者指出:“高清海教授是当今中国哲学界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哲学家之一,他一生努力追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精神实质的真正把握,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其他论者也有类似总体评价。对于“类哲学”的内容,论者也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所论述的内容大体包括其思想历程,“类哲学”理论的思想来源、时代背景,人的“种生命”与“类生命”之双重生命的人性理论,类概念和类哲学,区分物性逻辑与人性逻辑的类哲学的方法论等。当然,最后都有对“类哲学”的理论贡献与理论局限两个方面的评价。

要对学界对于“类哲学”的理解状况有一基本把握,无疑需要对这些论著对于“类哲学”的正面分析论述与对于其理论局限性的论述两个方面加以归纳总结方可。在对“类哲学”作正面分析论述方面,这些论著虽各有则重,且分量深浅各不相同,但在基本内容上大致相同或相近。如若对这些内容加以归纳,当然能够从总体上反映出学界对于高清海先生“类哲学”理论的基本理解,但由此所能获得的印象虽然比较系统,却不易达致清晰明确的程度。而这些论著对于“类哲学”之理论局限性或缺陷的评价,由于是在先行对于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却能够折射出人们对于“类哲学”的一般理解并清晰地界定出对于“类哲学”理论的真正定位。因此之故,且为节省篇幅,本文在此便主要从人们对“类哲学”的局限性或缺陷的评价入手,来看学界对此理论的一般理解状况。

这些论著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论了“类哲学”的局限性:

一、关于“种”与“类”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有论者认为,在“种”与“类”的关系上,高清海先生有扬“类”抑“种”之嫌。高清海先生认为“类体现的是对物种规定的超越本性”、“‘类’是一个与‘种’相对立、并具有与‘种’不同性质的概念”。“类”与“种”固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概念,但两者也不是毫无关系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高清海先生过分强调“种”与“类”的差别以及“类”对“种”的超越,此种观点与马克思对“类”的论述有一定差距。高清海先生在对待“种”与“类”的关系上所采取的态度其实是和唯物辩证法相悖,他割裂“种”与“类”之间的联系,片面强调“种”与“类”的差别,其实质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2] 。还有论者认为,类哲学是把“类”从个体和群体中抽离出来并上升到抽象的“形式”范畴,而且把“类”概念视为是人类一切矛盾终极解决的手段。不是把“类”的生成看作是社会实践的过程,即把人性的充分实现,看作是以往社会历史变革的产物,而是把它臆想成事物的终极结果。从而在主观上把“类”演绎成“自由人联合体”以及“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正是在这里,“类”的概念失去了它原有的具体、丰满的内容,失去了它的原点、质的界限和生成过程,使“类”成为对于宇宙或全球现有矛盾理想调和的一种哲学表达。结果是:一方面“类”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另一方面,类却不能包容“物的逻辑”和“种”的自然规定性。总之,“类”概念具有较强的理想化、主观化色彩,“类”的规定性同马克思赋予“类”的含义有很大距离,仍未摆脱费尔巴哈关于“类”是人的共同性本质的影响[3]

二、关于主张“人性逻辑”而完全否定“物性逻辑”问题。有论者认为,高清海先生主张运用“人性逻辑”来认识人而否定“物性逻辑”理解人的可行性。这种人为割裂两者的关系,并单纯从“人性逻辑”出发去认识人的思维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高先生一方面极力主张人是双重本性的特殊存在物,一方面又主张单纯从“人性逻辑”去看待人,而否定“物性逻辑”去考察人的合理性,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从“物性逻辑”角度出发去认识人的物性和种生命有其合理性;而从“人性逻辑”认识人的超物性和类生命也符合人的类特性。因此对于人这一特殊存在的认识和考察,应建立在“人性逻辑”和“物性逻辑”统一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肯定前者否定后者的作法。单纯从“人性逻辑”或“物性逻辑”出发,必将导致对于人的认识的单一化或片面性,最终只能陷入抽象化的深渊[4]

三、关于人的类本质生成过程与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说的内在差异性问题。有论者认为,高清海先生认为人的发展历史也就是类本质的生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他把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种历史形态依次对应为“群体本位”、“个体本位”和“类本位”,并且认为“类本位”就是暗中操纵着人类发展的这只“手”。但这两种理论之间是有差别的。首先,两者理论立足点是有区别的,马克思是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角度出发来描述人的存在形态和社会的存在形态,而高先生是从“类”、“类本质”、“类意识”出发探讨人的存在形态和社会的存在形态。其次,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结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也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的发展。高清海先生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类本性”操纵和控制的,“类”成为人和社会发展的主线。显然,两者关于人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在理论立足点还是丰富内涵上都有一定的差距[5]。还有论者认为,高清海教授吸收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创建了“类哲学”。他认为人的“类本位”阶段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相对应。马克思认为人类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阶段,人才是自由个性的完善形态。但是,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崇高信念,其具体形态和实现时期马克思均没有更多论述。当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还相对落后。再者,我国从封建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体即人民群众的精神觉悟是否也顺利跨越?如此一来,人文精神将越来越依附于科技革命而成为从属地位。因此,“类哲学”在当代时期对我国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作用只能是在“历时态”与“共时态”相结合的基础上,把它看成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去寻求与当代中国的契合点。而“类哲学”所谓的最高阶段只能是一种信仰或者启示,甚至是一种未知状态[6]

四、关于从提升“类本位”中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可行性问题。有论者认为,高清海先生认为应从提高人作为人的类本性,即从提高人的类意识,从个体本位提高到自觉的类本位的格局中去求取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办法。此时,“类”成为一剂救世良方,对于全球性问题只要把个体本位提升到自觉的类本位就可“药到病除”,而如何提升?类本位如何对个体本位进行扬弃与超越?高先生并未论述,只是一再申诉要充分认识人的类本质;认识“类”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本性和存在形式;此时理论上出现了“空档”,“类”给人一种玄秒、神秘、无从下手之感。其次,他完全撇开全球性问题的深层根源(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代之以“个人本位”,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我们姑且悬置“类”是否是全球性问题的“克星”这一问题,单从个体本位提升到类本位这一过程来考虑,高先生也承认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是否允许人类等到自觉的类意识的培养完成,以让全球性问题自生自灭呢?这点值得置疑。由此看来,此种解决方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探讨[7]。还有论者指出,高清海的“类”的概念,从它的积极方面说,对马克思的类思想所作的周全细致的界说;从其消极方面看,确实带有一定的理想化、主观化色彩。高清海把人论高清海的人学思想的类本质作为人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对人的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8]

五、关于“类哲学”之忽略意识形态因素、阶级关系问题。有论者指出,高清海教授的人学理论中有对意识形态影响因素的忽略。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永远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正如亚里士多德强调“人是政治动物”一样,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永远不能脱离社会政治对自身的影响,也就永远处于意识形态的辐射范围。忽略或者淡化意识形态对人性、人的生活的影响的选择或是一种逃避或是一种变态的意识形态灌输[9]。还有论者认为,高清海对种群关系带有一定的片面性。马克思强调实践不但区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异,更主要的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就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高清海只区分了人与动物的差别,把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群体关系片面地理解为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关系,并且把这种关系超越为类存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10]

不难看出,上述五点批评,归总起来,其核心之点在于“种生命”与“类生命”之关系。这可以说是抓住了“类哲学”要紧之处,因而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的。这是因为,这里必然会提出的问题是,这些批评是不是无的放矢,无中生有,无有根据的?如果这些批评是言之有据,且言之成理的,那么,“类哲学”从根本上说来便或者是缺乏独创性的,或者是思辨的、抽象的、不切实际的,甚至是错误的。这里首先应该看到的是,这些论者的批评除去一些是基于不同哲学观立场的见解之外,都是在对“类哲学”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做出的,因而无疑是善意的,且应该承认,这些批评的内容亦非纯粹无中生有,而是有着文本依据的。如果事情真的如此,那么,所谓高清海先生对于哲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之说,似乎就难以落实了。果真如此,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自相矛盾的评论呢?或者,我们应该追问,这当中是否存在着更为深层的问题,导致人们做出了如此难以自圆的评论。

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的是,笔者对于“类哲学”的理解是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的,起初的理解也是存在着内在矛盾的。在《启蒙及其超越》一文中,笔者虽然对于高清海先生晚年哲学观念的转变,即“确立‘人是哲学的奥秘’的观点”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不仅是对传统教科书所代表的思维方式之超越,而且也是对认识论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超越,所达到的是一种由马克思所开创的“人类学”思维方式,但对于“类哲学”却也做了某种委婉的批评。文中一方面试图为“类哲学”做某种“辩护”,认为“对于类哲学的理解,笔者以为必须强调两点:一是类哲学是以人是哲学的奥秘或曰人类学思维范式为基础的,若离开了这一基础,便无以正确地理解之。学界对于类哲学的某些批评或不理解,在笔者看来恐怕正是由于忽略了类哲学的基础前提而建立在误解之上的。另一点是类哲学着意强调人类生存的理想性维度,对于高清海先生而言,是有其必然性的。这不仅由于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始终范导着他的思考,而马克思对人理解的理想性之维在现存哲学中又被严重地用功利性之维冲淡了,而且出于一位有良知的哲学家对于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种种不良状况和人类生存环境空前恶化及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严肃思考。就此点而言,类哲学可以看作是对于匹配于市场经济的主体性哲学或启蒙哲学的一种扬弃或超越的企图。”[11]但在同时,笔者却也认为:“无庸讳言,在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中,特别是在近年来提出的类哲学中,存在着一些困难或问题。笔者以为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是类生命与种生命的关系以及类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关系问题。在类哲学中,类生命是对于种生命之超越、扬弃,类本位是对于个体本位之扬弃。但这种超越、扬弃是如何可能的,则似未能给予明确的、具体的阐述。这一问题同主体性维度与后主体性维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是哲学中最为根本的一类问题。在马克思那里,这一矛盾的解决是建立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从而使个体生命或种生命的需求不再与类生命相冲突的条件上的,而这又预设了自然资源可无限开发利用的前提。在如今这一十九世纪被普遍相信的前提已受到了普遍的怀疑的条件下,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以为这不仅是高清海先生个人的问题,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乃至整个人类文化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因而,存在着这一问题并不意味着类哲学就不成立了,而是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问题,哲学才需要发展,才会发展。类哲学自不会例外。”[12]显然,在辩护的文字下面,隐含是笔者对于“类哲学”理解上的不自洽,对于“类哲学”基本观念中所谓“困难”的困惑。只是在近几年随着笔者在对马克思哲学的进一步研究中碰到的一些难题的思考,特别是对于近十几年来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传统的贡献和问题的反思,才逐渐体会到高清海先生“类哲学”观念之深刻用意。因此,这里所说的对于何以会在理解上自相矛盾的追问,首先是笔者本人的反躬自省。


续下文



[1]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第1页。

[2] 参见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第40—41页。

[3] 参见叶阳:《论高清海的人学思想》(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第35页。

[4] 参见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第41—42页。

[5] 参见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第42页。

[6] 姜文开:《高清海人学思想初探》(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13年,第22页。

[7] 参见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第42—43页。

[8] 叶阳:《论高清海的人学思想》(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第35—36页。

[9] 姜文开:《高清海人学思想初探》(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13年,第21—22页。

[10] 叶阳:《论高清海的人学思想》(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第36页。

[11] 王南湜:《启蒙及其超越》,《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2] 王南湜:《启蒙及其超越》,《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版权所有